217/20171109@365Day

忙碌的一天

不到六点就醒了,等着闹钟响,梦见曹璇儿了,这么多年,好像一直没有梦见过她,这次还特清晰,微微一笑,特别熟悉的笑容,而且画质超清晰,在梦中都有种高清的感觉。一早去301,到地库停好车,仨人先去吃早饭,我喝豆腐脑,他俩喝豆浆,老爷子买了七根儿油条,最后竟然吃完了。办好住院手续,先去航天桥取药,路上很顺利,十点多回到中医院,就都收拾停当了。又把老爷子送回家,索性把车也停家了。坐地铁去西直门,想吃个热热乎乎的面条儿,又想吃时时乐,最后还是吃了开封菜,看到周围的人都是吃完抹嘴就走,感到很诧异。中午的阳光很好,一路溜达到文化中心,约了人一点半谈事儿,其他单位在搞活动,还真看见几个熟人,聊了几句。谈完事儿,快三点了。坐地铁到安定门,小田下午工会活动,要不就去找她玩耍一会儿了。从五道营西口走到东口,想在扣死他歇歇脚,又觉得天气舒适,人又不多,就继续往国子监走,一拐进去,感觉顿时不一样,瞬间安静下来的感觉,到梵几转了一圈儿,没去失物招领,从箭厂穿过去,直接就去了塞。落地窗砌上了墙,感觉特别突兀,店员给了一杯温开水,一边喝水,一边看韩剧。天儿黑了,陈总先到了,俩人边聊边等,黄总比预想的也早,又是好久不见,很多话题,很多八卦,就是,以前都是当故事听,现在都是当笑话听,喝了两杯不老金枪,久违了,九点就撤了,再次穿过夜晚的五道营,坐地铁回家,黄总送了故宫台历,同时又成为第一个收到新一年月历的人。

211/20171103@365Day

栾树02

就像每个人都有名字一样,每棵树也应该有个名字。限行日,坐地铁,今儿侄子送他俩去做理疗,我也蹭了段儿车去地铁,敢情这车接车送的感觉确实是挺好的。上午十点半二龙路的会,这不当不正的时间,还是早早地就去了,从西单出地铁的时候,是个艳阳高照的大晴天儿,天那个蓝啊,蓝得假惺惺的。中国银行的东侧有一排栾树,一共八棵,而02号一直是一副病病歪歪的样子,在这八棵里最瘦小,但是现在满树金黄的样子还挺美丽。一进电梯,就闻到了豆面丸子汤的味道,顿时把食欲都勾起来了,俩肉包子一碗汤,吃得心满意足,碰上俩同事,共进早餐还算愉快。吃完溜溜达达去工作室,原本中午的课提前了,要不这侯会的时间也是浪费。工作室很清静,只有一个会员俩教练,tom之前说的新机器也到了,放在了他预先想好的位置,今儿训练就用上了,这滑雪机一点儿也不轻松,不过,今儿做完热身和动态伸展之后,觉得身体异常地柔软,不过就是前天练的腹部还有些酸爽。练完十点,喝杯热水,回去开会。谁知道一猛子开到一点钟,下楼吃午饭,正像小伙伴说的,简直了要翻天了今儿这饭,一水的同和居名菜,自己去吃都吃不了这么全,最爱炸两样和糟溜鱼片。上楼找小伙伴聊了一会儿,小伙伴请我喝红茶拿铁。出门儿等了会儿公交不来,打车回单位,发现空城了。不过回来还真干了点儿活儿,五点准时下班。溜达过去坐公交,竟然偶遇李姐。这公交一路框堵,堵得人都快吐了。lv先到了等位占座,还抽奖中了一瓶雪花纯生,大沈都到了,烤鸭都片上了,我才到,边喝边聊,快十点才撤。

205/20171028@365Day

一早晴天又转阴

睡到自然醒,夜里摸着黑上了趟厕所,晚上啤酒喝得不少。我刚看完表,我姐问几点了,那会儿七点四十。一早上,不知道哪位田螺姑娘已经沏好了茶,热热的花茶,满屋的香。先在门口拍了会儿照片,遇到了聃聃和婷总,天儿晴了,云彩特别好看,不过,过一会儿,云彩又上来了,有点儿阴天儿。八个人围坐着吃早饭,馒头鸡蛋小米粥,我姐爱上了素炒西葫芦。吃完一行人就浩浩荡荡地进景区,秋天一早去溜达,据说进景区的路上就已经堵车了。我们反正不着急,一路走一路玩儿,到了景区门口,吓了一大跳。上山的人塞满了整个通道,看着太吓人了,或许因为九九重阳节吧,反正是太吓人了。秋天脚不行,老大嫌人多,小李是讨厌村来的,于是我们上山五人组就出发了,没走十米,就折返了。八人再次汇合,找了棵黄栌,拍了张合影,叫树上七个猴,就算到了坡峰岭,常任理事国的五个人合了张影,就算庆祝了三十年和二十年纪念日。沿着那条没什么人的路一路往上走,又遇到一片玉米棒子,各种拍照各种欢乐,然后,就往回溜达,又是一路走一路玩儿。午饭是烙饼卷鸡蛋,还有土豆丝,我们早上又在傍边的饭馆点了鸡汤,没有鸡汤,小李不能作诗啊。吃完又吃了蛋糕,聊了一会儿,准备回城的三个人一看路况,也颓废了,索性大家都回去睡午觉。这一觉真香啊,一直睡到四点多。睡眼惺忪地起来,沏了花茶,捧着茶杯热热地喝一杯,周身舒畅。几个人到姥姥家去参观了一下,老大爱上了7号院。天色渐渐暗了下来,外面还是堵得水泄不通,于是回城仨人组又决定留下吃晚饭。婷总一个人去爬山了,晚饭是西红柿鸡蛋面,管家自己手擀的面条儿,味道不错,吃得舒坦。仨人回城,屋里顿时安静了很多,外面晴朗的夜空,有半个月亮,还有很多依稀可见的星星。我先去洗了澡,五个人就挨盘儿看综艺节目,各种八卦和吐槽,一直看到十二点多,各自回屋睡去。

204/20171027@365Day

一早接站晚上入住

晚上有点儿辗转反侧了,不知道是晚上吃饭取车折腾的,还是人上了岁数心里搁不住点儿事儿了,磨磨蹭蹭地死活睡不着,结果不到五点又醒了,迷迷瞪瞪地又睡了一会儿,六点赶紧起床。聃聃的车挺好开的,哪儿哪儿都特别顺手,感觉跟自己的车似的。把他俩送到301,一路就沿着长安街走,有点儿堵,感觉赶不上到出站口接站了,给我姐发了集合的位置,俩人一路聊,把车停在中粮后面的停车场,就是以前逛街经常停的停车场,给我姐打电话,说过街天桥不让上,她绕到东边的红绿灯了,迎着她的方向,远远地就看见了。先去锦芳吃早点,磁器口把口儿那家,离车站距离特合适,我姐吃烧饼和面茶,我吃肉末烧饼和豆腐脑,俩人还分了一个糖油饼。吃饱喝足,去前门逛了一圈儿,从大江胡同进去,穿过大栅栏,到杨梅竹,从观音寺,走鲜鱼口,看了几家店,还被普及了绫罗绸缎的知识,喝了酸梅汤,在张一元买了二两大龙毫,还买了三元梅园,然后,直奔田宅。小田在家给做了丰盛的午饭,我姐还下厨烧了个笋,我拌的白菜心儿。仨人吃完,喝茶聊天儿等婷总。得知婷总赶不过来了,就给她安排了东部班车去接。我们仨就直奔法海寺了,在里面溜溜儿看了一个钟头,这次的讲解又有不一样的收获。四点多点儿,往山里走。秋天和小李已经到了,天儿好像有所还转,雾霾没有那么厉害了。走了西六环换京昆,一路畅通。进山以后,秋景特别美。黄栌花开8号院,三间房四个套间,正好住下我们八个人。下午茶有玉米南瓜,进屋就喝上了热茶,各自挑选房间,我跟我姐选了北屋靠西的房间。没一会儿,东部班车赶到。晚饭很丰盛,喝了不少酒,晚饭后,聊天儿嗑瓜子儿。我窝在沙发上,就困着了,洗了把脸刷了个牙,钻被窝儿就睡了,不知道她们后来又聊到几点。

190/20171013@365Day

又严肃又正经

没换厚外套儿,想着挤地铁还是太热了,果然。不过走在街上的时候,是真冷啊,像冬天似的那么冷的感觉。第六名,最后一次自己记名次了。把所有的苦荞茶都倒进杯子里,其实也不是很多了,还是喜欢喝浓浓的。上午的课不错,千人计划引进的人才,有好多新的东西刺激思考,不过,想想一切好像还是停留在初步的刺激上,还没有好好地消化深入地思考系统的思考,还有下周的放空时间。午饭搭一姐姐的车,又少了一趟校园漫步,每次都会换一小段儿路线,看不一样的风景。午饭还是三个菜二两米饭,一罐橙汁,剩下的十几块钱都买了酱牛肉,晚上可以多个菜。下午上课早,所以出门儿也早,早早地退了房,一出门正好遇到另一个开车的姐姐,又搭车过去。下午换到了二层的豪华教室,是中文系的教授讲诗歌与人文精神,激情澎湃荡气回肠,五点下课,在大厅合影,上楼就是结业式,好像没有想象的那么感伤,只想着赶紧完事儿,去百米粒吃饭。开到六点多点儿,几个班委又拉着老师领导合影,跟班主任拥抱告别,就等着她十二月的好消息。天儿都黑了,搭一哥哥的车到地铁口,一路还挺顺利,到了东西,挚友已经关门了,又错过了。Renee已经到了,还在群里嗷嗷半天了,一进门就给她拿出牛肉,顿时就安静了,没一会儿老大和聃聃就到了,面总也比想象的早,因为Renee先点的菜,所以一桌子竟然也有几样新鲜的菜式,带鱼和牛肉,都不错,喝了三瓶福佳,聊了会儿,十点多散场,打了个快车,还拼了个人,到家扔下书包站了坑就睡了。

189/20171012@365Day

金色的时光

早上出门儿的时候,竟然掉点儿了,天儿还是挺冷的,尽管我穿得不厚。坐了一趟公交车,到了换乘地铁的车站,鬼使神差地,没下车,想到拥挤的地铁和换乘两次的人潮,真是有点儿犯怵,于是决定都乘坐公交试一试,反正也是为数不多的机会了。换乘的时候,等了很久,越站越冷的感觉,然后,就是在清华堵了好长一段时间,半截上了一车去颐和园写生的学习,把车厢都塞满了,还都背着宽大的画夹子,带着小马扎,听到后面一对小情侣的对话,甜腻得不行,男生女生说话的声音都非常柔和和低沉,让人顿生好感。还算幸运,没迟到吧,还能从容地沏茶,跟同学聊会儿天儿。上午的课还行吧,亲爱的老师,又给发了九本书,路远不捎书啊。下课搭同学车,又少走了一趟,不过今天最后的步数还在一万三。艺园食堂有点儿人去楼空的感觉,还是吃惯常的米饭炒菜,只是觉得格外地好吃。吃完回宿舍,午间剧场看美剧《我们的生活》,每集都是各种泪点,看了一半儿多,到集合时间了。集体去参观了考古博物馆,正好有一个版画展,一个抽象画展,天公也是作美,又有点儿晴天儿了。同学们一行又溜达回教室,下午安排的是讨论。结束后,又一起回宿舍,那感觉还真挺好。跟室友去买纪念品,傍晚的校园,终于安静了下来,踏着落日余晖,慢慢往宿舍溜达。晚上是一组茶话会,一桌子哥哥姐姐的,还挺欢乐,九点半才散场,算是下周山东之行预热了。同学姐姐把我带到了十号线,说这样可以少换乘一次,太贴心了,想想明天就要结业了,真是不免唏嘘感慨。

188/20171011@365Day

校园秋景

不到六点就醒了,期待一个惊艳的清晨,拉开窗帘一看,毫无惊喜,于是又迷瞪了半个小时。起床一看,没什么吃食儿,就给自己煮了一包方便面。跟昨天差不多的时间出门儿,没敢穿太多,换了个薄外套,还是在地铁挤了一脸的汗。半天儿的课,于是决定泡个花茶喝,结果喝得不到十一点就饿了,不过一杯热热的茶,喝着还是非常舒服的。上午的课不错,概念明晰,逻辑清晰,很多的观点特别能刺激思考,幸好周五上午还有半天儿,有点儿意犹未尽。跟室友溜达到艺园吃饭,室友请我喝了山楂汁。早午间剧场看了一集日剧,今年春天的一部,现在断档实在没的看,小雨正好推荐了这部,看了一集还算有点儿意思。下午两点在华表集合,集体逛校园,一边走一边帮女同学们拍照,一路走一路玩儿,秋天的校园,真是美极了。想想五年前是春季班,正是春天到夏天的过度中,叶子在新发,空气在慢慢地燥热起来,这次是夏天到秋天的过度,算算也在校园度过了三个季节,什么时候有机缘来看看冬天的校园,就圆满了。越是逛,越是发现很多地方未曾涉足,同时,也越是感到校园的亲切,可能是因为学习生活就要结束了,有点儿忧伤吧。晚上是班委聚会,俩车到教学楼接上老师,一路进城,一路畅通,一路绿灯,这个顺啊。好久不来西海鱼生,感觉生意有点儿惨淡呢,夜晚的水边儿也着实地有点儿凉了。班主任说我就像家里的亲人,我也觉得我挺像的,希望总能给人温厚的感觉。九点多散场,打了个车,司机一听口音就像远郊区县的,果然,是延庆的,各种发牢骚,一路上聊得还挺深入,竟然还是同龄人,他说他儿子每周末去姥姥家,给担一缸水,劈柴,我夸这是多好的孩子啊,他还是觉得不知足,所以,现在碰上的司机师傅真的没有以前的老北京有意思啊,再也没人给你讲三起三伏的故事了。

182/20171005@365Day

七点半醒的,做了一宿的梦,要参加两个演讲比赛,还撞车了都在一天,这一宿把我忙叨的。起床先去洗了澡,早饭就吃了半个馒头,预计到今天必然吃个肚歪。收拾收拾,十点半出门,不到十一点就到了,大沈不来,我必须是第一名。水果已经洗好切好,跟面总一边嗑瓜子一边聊天儿,送了面总一本三谷龙二的《远乡的手》,面总给我拿来他的另一部《木之匙》,把两本都翻看了一遍,对日本手作人有点儿过于趋之若鹜了。聃聃拌菜,我择芝麻菜,就手也给拌好了,聃聃拌的茭白又创新又独特,口感还不错。秋天第二名,小李第三名,秋天的妹妹后来也来了,一点半才开始煮面,我和小李吃第一锅,说是每人两根儿,看那分量得有三根,小李再也突破不了自己创造的十一根儿的纪录了。一直吃,吃到三点多老大都来了。小李刷碗,聃聃泡茶,老大抽了根儿烟,喝了口茶,就睡去了,我坚持着没睡。小李又从盒马订了一堆吃的,晚上秋天炒了蛏子,后来又订了蒜香小龙虾,主打是蘸水面,老大的最爱,每人平均两碗吧,很好吃。我们把鲜核桃都剥了,一人剥了一手黑,吃完老大刷碗,收拾完都快十点了。普洱也喝不下去了,大家都目光呆滞了,各自回家。

176/20170929@365Day

静怡的午后

早上一想到要挤那个挤死人的地铁,就觉得犯怵,可是,却并没有丝毫地为了避免拥挤而早出门的想法。换到四号线,正好遇到了同学,一大姐,挺健谈,俩人一路聊天儿,没有蹦蹦跳跳。上午的课是国学,期望过高,后面听得人有点儿犯困。中午放学一个人去食堂,选了最幽静的路线,一路走一路取景,同学们请求十一假期回来一起拍照,刘总竟然早年间透过我的底。不过,这一路发现不少不错的景致。吃过饭,完成任务,把剩下的两站饭卡都刷爆。回到宿舍,还有半小时退房,一边吃枣一边跟室友聊天儿,后来又玩儿会儿手机,也该去教室讨论了。一路帮室友拎着东西,下午的讨论,时间安排得很紧凑,两点开始,两点四十结束了。想着时间太早了,就坐车回家了,坐了门口的公交车,有座很顺,一个小时到家。放下东西,收拾收拾,还迷瞪了一小觉,才出门。看了一眼路况,吓了一跳,幸好是坐地铁。到西直门凯德的时候,正好六点,就是这电梯绕来绕去的,迟到了五分钟,老同志晓芝姐老董都到了,幸好我不是最后一名,老董带了酒,我们仨去点了菜,她们是白的加红的,我就直接是啤的,吃吃喝喝聊聊,不知不觉也快十点了,偶尔叙叙旧挺好。打车把晓芝姐捎回家,记得有一次开车送她回家,那时候还是小白,是晓芝姐给车上的烟灰缸开的光,一晃,也好多年,过去了。

174/20170927@365Day

百米粒大局

天儿果然是冷了,不过早上出门儿还是穿着短袖,春捂秋冻嘛。阴沉的天儿,挤地铁竟然还挤得满头大汗。幸运的是挤上十号线,竟然还有座位,踏实地,早间剧场看新剧《小谢尔顿》,太逗了,笑得不行。勉强进入前十名,等着上课的空档,把这一集看完,结尾好暖啊。小伙伴在微博艾特我,《我们这一天》第二季也要开播了,顿时在看栏目就有两部剧了,心里不觉得那么空落落的了。上午的课挺好,信息量大,特别是有用的信息量大,能够让人打开思路触类旁通的。午饭没什么好菜,啃了个无味的鸭腿。午觉小睡了一会儿,出门儿竟然掉点儿了,昨儿还放在书包里的雨伞,早上看了老董的天气预报,拿出来放家了。下午的课,就显得又无聊又沉闷了,竟然还拖堂了。差十分六点才出门儿,跟俩姐姐坐地铁,一路瞎聊。到西单先去取了手表,然后,一直给婷总指路,小雨夏天聃聃先到了,我看婷总差不多快到了,就在胡同口儿等她。五个人刚落座,倒上水,点上菜,老大就来了,没一会儿面总也来了,加了一次菜,换到二楼平台,已经有点儿秋凉难耐了。跟婷总一起打车回来,把她送到会议中心北门,自己在冷风中溜达回家,大杨树的树叶子已经在风中发出清脆的声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