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76/20170929@365Day

静怡的午后

早上一想到要挤那个挤死人的地铁,就觉得犯怵,可是,却并没有丝毫地为了避免拥挤而早出门的想法。换到四号线,正好遇到了同学,一大姐,挺健谈,俩人一路聊天儿,没有蹦蹦跳跳。上午的课是国学,期望过高,后面听得人有点儿犯困。中午放学一个人去食堂,选了最幽静的路线,一路走一路取景,同学们请求十一假期回来一起拍照,刘总竟然早年间透过我的底。不过,这一路发现不少不错的景致。吃过饭,完成任务,把剩下的两站饭卡都刷爆。回到宿舍,还有半小时退房,一边吃枣一边跟室友聊天儿,后来又玩儿会儿手机,也该去教室讨论了。一路帮室友拎着东西,下午的讨论,时间安排得很紧凑,两点开始,两点四十结束了。想着时间太早了,就坐车回家了,坐了门口的公交车,有座很顺,一个小时到家。放下东西,收拾收拾,还迷瞪了一小觉,才出门。看了一眼路况,吓了一跳,幸好是坐地铁。到西直门凯德的时候,正好六点,就是这电梯绕来绕去的,迟到了五分钟,老同志晓芝姐老董都到了,幸好我不是最后一名,老董带了酒,我们仨去点了菜,她们是白的加红的,我就直接是啤的,吃吃喝喝聊聊,不知不觉也快十点了,偶尔叙叙旧挺好。打车把晓芝姐捎回家,记得有一次开车送她回家,那时候还是小白,是晓芝姐给车上的烟灰缸开的光,一晃,也好多年,过去了。

174/20170927@365Day

百米粒大局

天儿果然是冷了,不过早上出门儿还是穿着短袖,春捂秋冻嘛。阴沉的天儿,挤地铁竟然还挤得满头大汗。幸运的是挤上十号线,竟然还有座位,踏实地,早间剧场看新剧《小谢尔顿》,太逗了,笑得不行。勉强进入前十名,等着上课的空档,把这一集看完,结尾好暖啊。小伙伴在微博艾特我,《我们这一天》第二季也要开播了,顿时在看栏目就有两部剧了,心里不觉得那么空落落的了。上午的课挺好,信息量大,特别是有用的信息量大,能够让人打开思路触类旁通的。午饭没什么好菜,啃了个无味的鸭腿。午觉小睡了一会儿,出门儿竟然掉点儿了,昨儿还放在书包里的雨伞,早上看了老董的天气预报,拿出来放家了。下午的课,就显得又无聊又沉闷了,竟然还拖堂了。差十分六点才出门儿,跟俩姐姐坐地铁,一路瞎聊。到西单先去取了手表,然后,一直给婷总指路,小雨夏天聃聃先到了,我看婷总差不多快到了,就在胡同口儿等她。五个人刚落座,倒上水,点上菜,老大就来了,没一会儿面总也来了,加了一次菜,换到二楼平台,已经有点儿秋凉难耐了。跟婷总一起打车回来,把她送到会议中心北门,自己在冷风中溜达回家,大杨树的树叶子已经在风中发出清脆的声音。

170/20170923@365Day

吃了一顿扁豆馅儿饺子看了两部电影

不到七点醒了,磨蹭了一会儿才起床。他俩已经吃完饭下楼去了,吃过早饭,邻居阿姨送来自己做的魔芋和泡姜。然后,就开始干活儿,吸地擦地刷厕所一通忙活,忙完十点了,他俩也回来了,早上的小面包早就消化完了,饿得不行,吃了两片海苔。洗澡洗衣服,天儿忽晴忽阴的,还算凉快儿。看了一部鲁妮玛拉的新片《鬼魅浮生》,什么乱七八糟的。午饭是扁豆馅儿饺子,今天的馅儿格外地香,饺子皮儿也劲道,老爷子说是小李上次送的面粉。吃完收拾完,想干点儿什么再睡觉,结果什么也没干,直接躺倒了。睡了一个来小时起来转了一圈儿,活动活动,想着睡得差不多了。我群订好了下午六点的电影,于是,又卧倒睡着了,再一睁眼,快五点了。赶紧洗把脸换衣服出门儿,路况极其不乐观,幸好听了志玲姐姐的导航,离开场还有三分钟,顺利进场,小田把我和小李的票都留在了门口,检票的小伙子说,就您一人儿来了,我说,对,8159那张票还留着吧。看的《王牌保镖》,还挺欢乐的,开场得一会儿了,过去了三场戏吧,小李来了,竟然带着刚出锅儿的大闸蟹,自从上次带过萝卜馅儿包子,带个螃蟹也不算什么了。看完直奔时差,饿得没去地铁接老大,老大嚷嚷着想吃酸汤面,于是,我吃了意面,小李喝汤,小田吃沙拉,点了一壶红枣茶,越喝越甜,等老大来了,看着她吃了一只螃蟹。聊了会儿,不到十点也就撤了,外面终于有了些凉意。

164/20170917@365Day

颜色不一样的烟火

整六点,醒了,阳光洒到房间的门帘儿上,应该是个大晴天,爬起来到两个阳台看了看,没有清晨美丽的云,晴透极了的天儿。又滚回去继续回笼儿,快八点才起。吃过早饭,读小说《步履不停》,觉得一上午的时间,应该能读完了,一边读,一边浮现出电影中的画面和情节,果然,十点半读完了。老太太安排了各种任务,先把所有的表调整了一下时间,有三个表走得快,都是快了五分钟。然后,陪她收拾酒柜,把玩劳动奖章,才发现质量真心地差啊,估计是天意买的。昨晚商量了半天,最后还得以小李的时间为准,她说一点半,我们初步估计两点半。我是十二点出的门儿,带着小田的生日礼物,正好上午快递到了,带了些老太太煮的花生,天儿可真好啊,响晴薄日的,又有种放暑假去同学家玩儿的感觉,走五环半小时就到了,甚是满意。小田已经做好了三明治、炸好了面包丁、洗好了沙拉菜,连皮皮虾都放好在锅里了。快一点半开火,蒸好皮皮虾,煮好海白虾,我们俩就开吃,老大来了,带来了脸一样大的梭子蟹,等小李来了,都两点半了,我都吃饱了。一直吃到三点半快四点了,大家一起动手,各种收拾归位。老大沏了花茶,喝了一杯,没一会儿就困倒沙发上了。后来,小田和老大好像出门儿去做指甲了,我继续呼呼大睡,小李在安静地玩儿手机。醒来六点,老大订了林静的酸辣粉麻辣烫,还给我订了大鸡排,下楼挪了趟车,她们非要我吃麻辣烫的灵魂,又呑了俩素丸子,实在吃不动了。等她们看完一集那年花开,家走,小李晚上又是各种诗兴大发。到家又编一期班刊,困了。

150/20170903@365Day

是老派的人,不是老气的人

不到七点自然醒,又迷瞪了一会儿,醒来第一件事儿,看看主厨更新没有,上周应该是停播了。早饭老爷子熬了一大锅麦片粥,仨人一起商量中午去哪里吃一顿,老爷子提议北平楼,老太太直接就点了贝勒烤肉。起得太早,看完一集日剧,才九点多钟。邻居阿姨来送酸豇豆,听到俩老太太在餐厅里聊了一会儿天儿。懒得开电脑看片,就窝在沙发里读书,看完多田便利屋系列,开始看新买的《步履不停》,絮絮叨叨的家常,特别适合周日的上午。快十二点,仨人才出门儿,商场前的停车场没有车位,让他俩下车去占座,我径直开到后面的大停车场。老太太除了烤肉,还点了一碗豆汁儿,老爷子点了干炸小丸子,我点了个新菜肉麻脆黄瓜,今儿这菜点的合适,除了葱花饼剩下了,其他刚好都吃完,看着邻桌一家五口一道道的横菜,真心佩服食量和食欲都能这么好的人。吃完饭直接回家,老太太帮我修理洗漱袋,上周临出门儿的时候,卡子折了,聪明的老太太想了一个特别巧妙又特别美观的办法。我继续看昨晚的电影,成濑巳喜郎的《浮云》,黑白老片儿真是有魅力,昨晚还跟婷总在微博聊了几句这个话题。看老片儿,听老歌儿,不一定就是老派的人,对新生事物有成见存偏见,就一定是老气的人,人的新鲜,就是想法儿的新鲜,不一定是做法儿的新鲜。我群讨论了半天,三点半多了,才出门儿,先去接老大,一看五环堵紫了,理智地选择了四环,四十多分钟,到了东门,老大啃着老玉米就出来了,路上跟老大汇报了十月出行计划。到了万达,停好车,还非要吃冰棍儿,给小李秋天打电话,她俩也到了,就给她俩一人买了一根儿雪人儿。四个人在星巴克门口吃完冰棍儿,上楼觅食,最后决定吃烤鱼,都点好了,菜还没上,小田也到了。吃完时间刚好,换了票,坐了一会儿,也该进场了。《敦刻尔克》,还是得看imax的,看到一半儿,尿急,不过,紧张刺激的情节,愣是给憋回去了。看完不到九点,又去时差坐了会儿,喝伯爵红茶嗑瓜子儿,闲聊天儿,十点也就撤了。

148/20170901@365Day

不完整的人生

昨晚临时决定,今儿去二龙路谈个事儿,不过,一早还是先去了单位,吃过早饭,骑车过去的。天儿有点儿闷热,一大早就不太凉爽,空气还不好,路过牛街还赶上古尔邦节,封闭了自行车道,路上堵得乱七八糟。九点准时到了,老袁已经在二号楼楼门口等我了。一个小时谈完,还算顺利。把自行车扔到后备箱,跟老袁一起回单位。又临时安排了一个小会,一猛子,就到中午了。午间剧场看了部日本电影《二重生活》,出乎意料地好看,虽然披着个哲学的外衣,内壳不还是生活那些狗皮倒灶的事儿,只是看到醉酒的情节,有些感触。中间,困倒了一会儿,还好俩小时正好看完。下午收拾收拾,鼓捣鼓捣,找了本新书开始读,宾四先生的讲稿读起来非常畅快,知识点也特别多。跟王总电话聊了两句,都五点一刻了,才出门。路上已然很堵了,幸好是去时差,一路就算顺利。停好车,买了味多美,上楼等她俩。遇到面熟的服务员姑娘,还聊了会儿天儿。小田挺快,六点半就到了,点了俩沙拉还有pizza,边吃边聊边等小李。小李也比想象得快,商量下月外出的事儿,初步有个眉目,又征求了我姐的意见,准备周日再向老大汇报。聊起中午看的电影的情节,我问小田,有人为你喝醉过嘛,小李问小田,你为别人喝醉过嘛,小田说,没有,我的人生不完整。一直聊到快十点,外面的雾霾更严重了。

143/20170827@365Day

晴雨间洒满的是阳光

十个人四天三晚的旅行结束了。在火车站依依惜别的时候,桐哥说,相约十一假期,孩子们,真的是这次旅行最大的惊喜。第一天,日落时分。早上六点二十出门,一个来小时就到了南站,总觉得南站比西站亲切,自打十四号线通到南站,就方便多了。换了票,排队安检,罗圈儿的队,忍耐马上就要到极限的感觉。进站后,去二楼麦当劳买早餐,在楼梯上就偶遇桐哥,毕恭毕敬地叫我,老大!等买好下楼,娘儿俩正在门口等我。顺利上车,那两对母女已然坐定,最后一排的位子,甚是满意,又成功换了座位。让仨娃坐一起,还羞涩了一番,其实,没过多一会儿就玩儿到了一起。一一还是那么古灵精怪,然然还是那么呆萌可爱,桐哥变得黑壮结实了很多。我们四个也忙着自拍发群里,忙着聊乱七八糟的八卦。一上车就在一号店下了订单,买了一箱水一箱麒麟,还有黄飞鸿和玉米片下酒。午饭老袁订了开封菜,尝试一下外卖服务,临下车了,在桐哥的带动下,都被我们吃光了。下车就傻眼了,哗哗地汗流,这个热啊。租好车,直接就奔了灵隐,熟悉的城市,换了蓝天白云的背景,顿时也有些不太习惯,因为习惯了烟雨蒙蒙。没去喝茶,直接回到民宿,四眼井的珑璟心情是老赵选的,真心不错,安静的小院子,我们四间挨着,门前有廊子,前面有个小花园,小桥流水,金鱼嬉戏,还有秋千,就是蚊子和蜜蜂多了些。晚上,就在附近的马灯部落吃完饭,爬上一个大斜坡,周围不是民宿,就是咖啡馆饭馆,那感觉特像台湾。喝了两大扎啤酒,喝完有些晕乎。回去倒头就睡了。第二天,晴天雨天总相宜。睡到自然醒,也就六点多,打开门,孩子们已经在院子里玩耍了。早餐就在廊子下面吃,包子豆粥咸菜鸡蛋豆浆发糕红薯,看似简单,还算精致。从从容容地吃完,休整一下,开车去北山路,走北线玩耍。先去了岳庙,出来就过马路到曲院风荷,在星巴克喝水修整,走了一段儿苏堤,太热了,就没去孤山。我们要拍合影,每个娃都拿着妈妈的手机给我们从各个角度进行着构图。还真是没有见过这么晴朗的西湖。午饭选了湖滨路的老头儿油爆虾,把娃们都吃爽了,才花了二百六十多块。吃完都快三点了,赶紧奔东站接老王娘儿仨。绕了两圈儿总算是接到了。半路还拐错了,盲打误撞地,车览了六和塔和钱塘江。眼瞅着天儿就暗了下来,忽然就下起了大雨,我们就用虎跑泉水沏了龙井茶,坐在我房间门口喝茶,因为我的房间叫做,听雨。晚饭选了紧挨着的兰桂坊,给娃们订了个蛋糕,就是熟悉又亲切的卢克和咚咚,桐哥吃完一块儿又吃了一小块儿,然后说,真幸福啊!亮仔还是那么安静,只是中文好了很多,小美长大了,可爱极了。晚饭喝了四瓶,回到民宿,一号店订的酒白天也到了,正好喝,我们五个边喝边聊,一直到深夜,孩子们也玩儿得很兴奋,最后,参观了他们搭建的狗窝。第三天,时光的隧道。老天爷真是照顾我们,这一天,终于有了雨后的凉爽。恰逢周末单双号限行,我们一行就步行去南山路,虎跑路走起来简直太舒服了,满眼的绿色,参天的古树,望着她们的背影,真的好像穿梭在时光的隧道里。走过杨公堤,没去花港观鱼,也没走苏堤,倒是去了雷峰塔下的一个咖啡馆,给孩子们垫吧一口午饭,我们五个一边喝咖啡,一边继续各种话题,说不够的话。往回走了路上,去家烧面馆吃了一碗片儿川,然后,又原路溜达回去,半路去了章太炎纪念馆,一句,大独必群,回味良久。晚饭前,继续喝茶,然然总是愿意参与我们的聊天儿,可见心智之成熟。晚饭还是附近的饭馆,呆蝉,了不得的创意菜,光菜名儿就把人绕晕了。不过,也确实有创意,有份菜上重了,当又重了的时候,老王急了爆发了,真是要重新检视自己的好脾气和忍耐力。麻利儿吃完,早早回去,继续喝我们自己的酒,聊我们自己的话题,又到深夜,睡觉的时候都快两点了。第四天,晴雨间洒满的是阳光。六点就醒了,半夜起来关了空调。磨蹭了一会儿起床,院子里都是别人家的娃,收拾行李,还是桐哥起得最早。竟然看了一集日剧,早饭后,再收拾收拾,十点半就出门了,加油,还车,在站内的味千匆匆忙忙的吃过午饭,又买了四听啤酒。跟老王母子三人告别,顺利上车,六个小时回程,过了泰安,天儿就阴沉了下来,北京还在下雨,气温骤降,终于穿越回来,有些恍恍惚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