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24/20151116@365Day

20151116

一半儿是秋天,一半儿是冬天。
做了个情节奇怪记忆清晰的梦,只是醒来只记得一些片段,然后,白天再想的时候,就一点儿也想不起来了。下过雨,天气还是阴沉的,但是,空气指数应该好些。佑妈来大悦城,约了见面交接东西,吃个午饭听她吐槽,正好昨天把东西都放在车里了,扫地机器人、牙刷、发票、报纸,攒了很久的发票,小信封都快装不下了。到的时候,她正在新开的星巴克,跟一姐姐聊天儿。仨人换到上次吃的日料馆子,下楼的时候,被柱子挡着,吓我一跳,才几天啊难道又被我吃倒了。我点了里脊咖喱饭,一边儿吃一边儿听她俩聊天儿,聊着聊着就聊high了,没一会儿,就聊困了,我估摸着也快两点了,一到这会儿就困,生物钟极其准确。晚上回家吃炖黄花鱼、炒菠菜、红豆粥、玉米饼,鱼汤儿泡饼特好吃,老爷子最近做菜真的大有进步。

223/20151115@365Day

20151115

粉红粉红的娘儿仨。
午饭是花姐的接风局,正好看完半集西剧出门。侄子来了,又给我带了几套书,有线装的四库全书,午饭前,帮着干点儿活儿。不到十一点出门,也就是十几分钟的事儿,路上还挺顺,晗晗明显大了一圈儿,妮妮因为也是经常在花姐朋友圈看照片,丝毫没有陌生感。一路很顺利,建国路金地新开的局气,没订上大桌,六人桌儿有点儿局促。小同学和yo姐先到了,fond还在五环堵着,点了不少肉菜,月牙骨、红烧肉、牛腩、肥肠,倒是兔儿爷土豆泥有点儿惊喜,糖油饼配牛油果竟然沽清了。还是女孩儿好,特别乖巧,还粘人,晗晗一直跟我说着蹩脚的能听懂的汉语,跟我特别亲,一上车就显摆自己刚拉过了,她妈说,带你去吃好吃的,她就问我,你去吗?吃完饭,混得更熟了,一直跑过来让我抱着,不过,小四十斤,抱一会儿真是抱不动啊。又把她们一家四口儿送回家,本想着给佑妈送东西,也是好久没见少爷了,可是一路真是堵崩溃了,改天再约。到家看书,看剧,看真人秀节目,大家在群里继续热闹,想刘技术员儿了,我群又在大西部聚会呢,老大小田芷宁,又去时差了,小田忒不容易,连着三天了,不知不觉,周末又过去了。

222/20151114@365Day

20151114

又来了。
不到八点自然醒,洗澡吃早饭,洗衣服擦地各种收拾,还擦了皮鞋,清洁了相机。看了三部日剧的更新,读完了《小团圆》,还看了一集《破产姐妹》,第五季正式回归,西剧的更新只看了个开头儿,一天的时间还是很有限的。想了想为什么爱看日剧,因为日剧里,没有真正的坏人。午饭吃馄饨,自己包的,皮儿有点儿硬,但是馅儿很新鲜,老爷子还放了藕,咯吱咯吱地,很好吃。睡醒正准备出门,看到老同志打来的电话,回过去简单聊了几句,都是同感。一路还算顺利,我竟然是第一名,取了票,买了麦乐鸡,她俩也到门口等我了,今天竟然看到了开头儿。IMAX,还是很过瘾,视觉效果确实能给电影加分。散场九点多,又到时差,点的都给昨天差不多,我如愿以偿吃了拉面,还是十点半散场。

221/20151113@365Day

20151113

周五晚上喝茶聊天。
又是阴霾的一天,开了一下午的会,散会赶紧准备去买花卷,小田正好问晚上怎么安排,说,赶紧定啊,我们这儿要消防演习,一会儿都得往楼下跑,不能答复QQ,索性定了时差。因为下楼早,队伍排得还不长,竟然能够买到鸭脖,还给她们买了发糕。晚高峰不乐观,往西的路竟然也走了一个小时。小田先到了,点了薯条和柚子茶,说,别着急,我说,急啊,尿急。团长先回家了,我跟小田先吃先聊先吐槽,团长八点半才到,又分别再讲一遍,竟然也不嫌弃烦。订了明晚的电影票,十点半散场。

220/20151112@365Day

20151112

像闪亮的星。
早上正在做梦,梦到龙虾团在外头吃饭,临走买了一瓶醋,让团长拿着,都走出好久好远了,一问团长,没拿,正在嘲笑团长,老爷子在门口大喊,你上不上班,一睁眼,一激灵,六点半都过了。不到二十分钟收拾好出门,天气还是糟糕极了,又有点儿末日即将来临的感觉。下班也不知道哪根儿神经搭错了,决定换一条路,结果走了将近一个半小时。早间剧场看完了《福尔摩斯先生》,午间剧场看了部《罪恶之家》,字正腔圆的英式腔调,还是挺好听的。到家吃海鲜全家福,热热乎乎地,特别适合这样的天气。芷宁张罗帮着买了下周五的话剧票,鼓楼西剧场虽然只去过一次,但是,很有好感,感觉,确实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,剧场也有自己的气场,现在最怀念的有实验小剧场,二十年前第一次和老大一起在那里看《思凡》,还有北兵马司的小剧场,看过《犀牛》首演,还看过一部香港剧团演的《元州街茱莉小姐不再在这里》,闷透了一部剧,是跟佑妈一起看的,她都快崩溃了,非要中途退场,我小声儿对她说,别着急,快完了,她说,你怎么知道,我说,因为,舞台上的道具都用过了,剧本身都忘得差不多了,但是,看剧的故事竟然还都记得清清楚楚。

219/20151111@365Day

20151111

莫向外求。
昨天发现去年的《胜者即是正义》的SP竟然没看,匆匆忙忙地下了一个,却是前年的了,终于找到对的版本,跟部电影的长度一样了,这SP看得也是很过瘾,忽然就想起当年追这个剧的感觉,总是让人一步一步地深入地去思考很多问题。给我姐发了微信,她发来一张照片,钢笔放在笔记本上,一枝花的年纪,得用这样一支笔嘛。看到我姐和团长在昨天小雨微信留言,赶紧把《点心之家》的下载链接发给她俩,果然吧,这是一部测试情商的电视剧。小雨发的第三集里一个细节,奶奶年纪大了,容易忘事,孙子小时候算是欺负过的女同学过世,俩人互相安慰,轻描淡写的一两句话,却有着浓厚深沉的感情。其实,那天我看这集的时候,想到了小学的时候,班里一姐带着大家欺负一个女生,疏远她,谁都不许跟她说话,放在现在,这也算是校园暴力了,冷暴力是暴力的另一个极端,记得一次放学,我主动跟她说了话,她看我的眼神儿,至今还记得,惊喜,又有点儿胆怯,还有点儿替我担心,毕业的时候,她们也算是和好了。可惜,小学同学没有什么联系了,前些年见过两位,在和平门吃的烤肉,只是后来大家走的人生道路不同,人的状态甚至面貌也都大相径庭,只记得一同学见面就问我多大了,可能觉得自己比我显得老些,我反问她,我跟你是同班同学,你说我多大了,所以后来也很难再聚,不得不承认,人和人之间,是存在差异的。临下班又来了点儿事儿,一直耗到快七点才出门,虽然做的还是无用功,但是,发生这么大的事儿,没有一点儿动荡的感觉,也是不正常的。到家,锅里的米饭还没冷透,热了点儿白菜豆腐和梅菜扣肉,吃完看《福尔摩斯先生》。

218/20151110@365Day

20151110

三十年河东,三十年还在河东。
今儿最经典的段子,看到一个大姐又回到十几年前的岗位,跟小伙伴聊起来,人家都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,怎么多少年了一直在河东,其实,我们也都差不多。天气持续阴霾,还飞着毛毛细雨,地面湿漉漉的,空气也湿漉漉的。限行坐地铁,如果天儿好点儿人少点儿,坐坐地铁还是可以的,尽管路上耗时会稍微长一点儿,但是,塞上耳机听听音乐,感觉和人群还是有距离的。回来的路上,去稻香村买了两块儿叉烧,又给老爷子买了几块儿春光椰子糖。到家吃米饭、炒三丁、香菇菜心,还有红豆粥,老爷子说,当年西单的洞天卖冰镇红豆粥,五块一碗,就是这样的,老太太非得说五毛一碗,俩人最后也没争出个结果。我就记得当年我哥带我去洞天吃冰激凌,特别好吃,奶香十足,现在似乎还能回忆起那个味道。跟老袁聊起写日记,老袁说,应该多写些心情,又聊起老爷子们在写的回忆录,聊得还挺严肃。老赵订的褚橙到了,只是今天没法儿弄回家。

217/20151109@365Day

20151109

总得有那么点儿爱。
阴霾的周一早上,疲惫地开车上班,麻木地开车下班。一早,老袁发来那天大雁南飞的照片,说是正在补看我的日记,看到这个情节,就发来了这张照片,很是感动。中午跑了趟万寿路邮局,完成老爷子交给的任务,还去城乡买了肉馅儿,完成老爷子交给的另一个任务,坐公交车来回,回来一上车就有个座位,溜溜睡了一路,快到站的时候,竟然醒了,其实,不是到站了,是到点儿了,到两点了,生物钟真准。支撑这疲惫无聊周一的是唐家屯的季终,这一季的最后一集,看得还算过瘾,幸好有圣诞特辑,还有得期盼,一路上都在想,就是一部剧的完结,怎么搞得这么纠结伤感啊,遇到一部好剧,就像遇到一个好人吧,总是不忍心说再见,它的存在,能随时地提醒你,生活中,还有美好的东西存在。

216/20151108@365Day

20151108

黄叶不负秋。
一睁眼就九点了,昨晚看小河的《国家代表》,共享到电视上看,还是很过瘾的,对于画质党来说,真是容不得一点儿瑕疵。天儿还是很冷,开窗透气,没一会儿屋里就冷透了,昨天应该是试暖气了,早晚有一点儿热乎气儿,屋里就感觉不一样。吃了早饭,发了立冬的照片,又是一个节气。看日本片儿《眼镜》,这几位大仙儿,太是我的菜了。午饭吃扁豆馅儿饺子,挺香,就是有点儿吃不动了。下午看半集日剧,就困了,窝在书房的沙发上睡午觉,老爷子给盖上了被子,尽管他嚷嚷半天要去超市,醒来再看部韩国片《我的爱我的新娘》,晚饭后带他们去超市,买一些平时他们拎不动的,面啊醋啊水果啊的,确实挺沉的。

215/20151107@365Day

20151107

以看电影的名义吃个午饭。
自然醒睡到了九点多,起来吃早饭洗个澡,看大半集日剧,十二点准时出门。站在尤伦斯门口等小雨的时候,决定看看豆瓣上下午电影开场的时间,然后准备去先把票买了,果然,一段儿时间不来尤伦斯就会出状况,前天看还是两点,今儿再看就成了下午五点,俩人一商量,干脆吃个午饭,就不看电影了。东八时区,显得有点儿冷清,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今天阴冷的天气,从来都是坐在户外,今天第一次进到屋里吃饭。点了特色沙拉、奶油蘑菇意面几个惯常的内容,夏天的干姜水换成了热柠檬红茶,就是薯条变细了,有点儿小失望。边吃边聊,也到了两点钟,又在院子里小转了一圈儿,绕到后面,听了一会儿小雨要听的断舍离活动,得以亲见山下英子三赛,好好个理念,又让我们给玩儿坏了。看了丹麦这个老龄化的展览,看来很多问题,都是共同的。正是下午闲散美好的时光,可惜太冷了,实在坚持不住了。到家继续看日剧,又看了两部电影,翻了上周南方周末的文化版,有篇汾阳之于贾科长,原来电影第一段的小镇是汾阳附近的孝义。